/ERIC
《貧民百萬富翁》 "Slumdog Millionaire"
有誰會想到一部在開拍前導演原本不怎麼感興趣,拍完後片商不怎麼有信心而想直接發行 DVD 的電影,最後會變成去年好萊塢的 sleeper hit。《貧民百萬富翁》從去年多倫多影展首映一直到奧斯卡前夕,buzz 不斷且拿獎無數到有點手軟,戲裡戲外都如童話故事般令人不可思議。
狄更斯式風格的現代寓言,飽滿的影像畫面,流利順暢的剪輯搭配上 A.R. Rahman 的配樂,《貧民百萬富翁》就是一部讓你看完之後就覺得好看感動的電影,你不會特意去質疑故事的真實性與邏輯。一切就從百萬問答大挑戰開始,每道題目對劇中主角 Jamal 來說都是通往個人過去回憶的窗口,每個答案背景都有個沉重的人生經歷。導演 Danny Boyle 帶我們看到了印度貧民窟惡劣的生活環境,同時也給我們看到了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不能否認,這絕對是導演繼《猜火車》之後最直擊人心的電影。《貧民百萬富翁》儘管不是寶萊塢出品的電影,片中卻處處可見對寶萊塢電影的致敬。不過如果除去最後那段舞蹈(印度電影中不可或缺的場景),我會更滿意這部電影。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從原著到螢幕,這部根據費茲傑羅短篇小說的電影做了相當大幅度的改編,除了班傑明這名字和返老還童的概念被保留下來,編劇 Eric Roth 又重新賦予故事新意。而身為《阿甘正傳》的編劇,無論再怎麼小心翼翼避免,總會不小心偷渡一些橋段到這部電影裡,身為觀眾的我們也不可避免地會將這部片拿來和《阿甘正傳》做比較。而且一比,很容易就能分出孰高孰低。
這一部是所有入圍電影中片長最長的影片,在將近三小時的片長裡,除了令人驚詫的特效外,沒有太大的起伏,就連主角班傑明的喜怒哀樂也未能為劇情激起太多的漣漪。而且和《阿甘正傳》比起來,主角的人生(除了返老還童)沒有太多奇幻的地方,我們只是被拉入靜靜的時間長河中,去審視他人生中所面對的生死與愛情課題。這部片所有的火花幾乎都來自於 Cate Blanchett 和 Tilda Swinton (儘管短暫)這兩位女主角的一舉一動,到戲結束了,我們腦海裡還是她們的影像。私心覺得 David Fincher 拍了一部合乎奧斯卡口味的電影,卻喪失不少過去作品裡的個人風格。
《自由大道》 "Milk"
這部是 Gus Van Sant 繼多部小眾藝術電影後再次回到主流電影的拍攝,展現了他對於不同類型電影製作的功力。《自由大道》是一部激勵人心,同時也讓人傷心難過的電影。它記錄的不僅是一個人奮鬥與悲劇,同時也是紀錄著一整個時代一大群人的集體奮鬥與悲劇。這部電影像首給同志的輓歌去悼念那個血淚斑斑的過去,也像句箴言不斷地在腦海中提醒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導演用平實不煽情/動的方式去拍攝這部關於美國第一位出櫃的政治人物的 biopic,我們跟著 Sean Penn 扮演的 Harvey Milk 走進歷史的步道來到70年代的美國,看到了處處都充滿了對同志的歧視,看到了 Milk 如何為那些身處於明尼蘇達小鎮、密西西比小城等偏遠地區的無助年輕人帶來希望。Sean Penn 精湛生動的演出的確為這部片加了不少分,開頭時他靜靜地坐在飯廳裡為自己錄下遺言,隨著這些遺言一直來到片尾,夾雜著他奮鬥的那幾年的影像,與情人相識的影像,一顆子彈穿過他的腦袋,接著倒下前看著窗外他最喜歡的普契尼 Tosca 歌劇的宣傳(前一晚才去看過),到這我們已經眼眶含淚了。
「如果一顆子彈將穿進我的腦袋,希望它能敲開每一扇緊閉的櫃門,」 Harvey Milk 如是說。然後他按掉錄音機,一個人坐在那邊沉思。
《為愛朗讀》 "The Reader"
上映後評價兩極、票房也不怎麼出色的《為愛朗讀》在這次的奧斯卡卻殺入重圍一舉入圍五項,讓不少人感到非常驚訝/喜,因為再怎麼說很多人(也包括我)心目中最佳影片的最後一張入場券是留給《真愛旅程》、《黑暗騎士》或《瓦力》這樣的片。《為愛朗讀》是導演 Stephen Daldry 的第三部劇情長片,也是為他第三次入圍最佳導演的片子(前兩部是《舞動人生》和《時時刻刻》),當然,這些功勞有一部分也要歸功於背後的奧斯卡推手 Harvey Weinstein (《英倫情人》、《芝加哥》、《莎翁情史》等得獎片的幕後推手)。
這部片是入圍的四部改編電影中唯一一部作品我在觀影前還沒拜讀過的,所以我對它的印象一直以為是部關於猶太人集中營的電影。實則不然,《為愛朗讀》是一部關於愛情、秘密與憐憫的電影,它沒有所謂對大屠殺的尖銳指責,也沒有那些對受害者的哭泣吶喊。更可惜的是,片中亦欲藉由男主角 Michael Berg 的心態來反映戰後德國人的自省與矛盾,隨著劇情的推展,也一點一滴地流逝模糊掉了。作為一部二戰反省的片子,它顯得淺薄不夠深厚,然而它卻是一部後座力很強的愛情片。當我們在片尾聽到 Hanna Schmitz 面無表情緩緩說出「我學會了閱讀」這句話後,忍不住也同情起她,為 Michael Berg 那段埋葬的感情惋惜。
《請問總統先生》 "Frost/Nixon"
歷史事件或人物一直以來都是英國劇作家 Peter Morgan 在創作劇本(舞台劇或電影劇本)時主要的靈感來源。在《謎情》裡,我們看到虔誠的天主教徒 Longford 伯爵如何堅信自己可以引領連續殺人犯前往救贖之路;《黛妃與女皇》讓我們看到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黛安娜王妃意外身亡後,如何想方設法重拾民心、緩和皇室與英國政府間的衝突。而《請問總統先生》則根據脫口秀主持人 David Frost 和前美國總統 Nixon 錄製的訪談節目做改編。不管為何,這些來自現實材料的影片都有個(或多個)撐起整部電影的靈魂主(配)角。本片的兩位主角 Michael Sheen 和 Frank Langella 把舞台劇上的完美演出成功地帶到鏡頭前。
《請問總統先生》並不是一部對水門事件做評斷的電影,它將對錯的問題丟給觀眾,用你來我往的訪談向我們展現一個權力的沒落。這樣看著看著,我們不自覺就會想起當今的政治而莞爾一笑。David Frost 和他的工作團隊試圖要讓 Nixon 為水門案向人民道歉,而 Nixon 團隊也懷著鬼胎要重建總統的名譽。在幾場訪談中,細膩的運鏡補抓著兩人的表情動作,幾乎撐起了這幾幕的劇情張力。而最高潮的地方就在於主持人最後如大衛撂倒歌利亞般,讓 Nixon 在鏡頭前承認自己有罪。那落寞懺悔的表情就這樣將 Frank Langella 送進了最佳男主角的入圍名單中。儘管這是一部有關政治的電影,不可諱言《請問總統先生》還是有很高的娛樂性。
下面是這次奧斯卡的預測
最佳影片:《貧民百萬富翁》
最佳導演:丹尼鮑伊 《貧民百萬富翁》
最佳男主角:米基洛克 《力挽狂瀾》(不過我會為西恩潘集氣…)
最佳女主角:凱特溫斯蕾 《為愛朗讀》
最佳男配角:希斯萊傑 《黑暗騎士》
最佳女配角:潘妮洛普克魯茲 《情遇巴塞隆納》
最佳原創劇本:《自由大道》
最佳改編劇本:《貧民百萬富翁》
最佳外語片:《與巴席爾跳華爾滋》
最佳紀錄片:《偷天鋼索人》
最佳動畫片:《瓦力》
- Feb 11 Wed 2009 00:46
哈啦小週末~ en route to Oscars 略談最佳影片入圍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