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經說股 20090509
時序來到五月初,天熱開始熱了起來,股市也相當程度的火紅,台股漲勢冠全球。在開始談到台灣經濟股市前,先來回憶上次到本次中間發生那些令大家印象深刻的經濟新聞吧。
1、H1N1流感來襲,恐秋季再臨
2、美國第三大車廠破產,美國失業人數續創新高
3、美銀行壓力測試出爐,仍需進行籌資以健全資本適足率
4、全球型大銀行首季財報均較分析師預測為佳
5、中國首季GDP成長達成6.1%,預計2Q微幅成長保7%
6、歐元區央行持續降息動作
7、台幣由於陸資效應急升至33元附近,金管會開放陸資與台資回流限制
8、晶圓代工報佳音,預測季成長均達80%以上
9、四月底季報公佈,整體上市櫃公司獲利仍呈衰退局面
10、BDI指數連續攀升至2000點以上,似乎扭轉跌勢,原物料報價止穩
11、陸資來台效應,下週台股MSCI權重有望調升,結束連續調降現象
12、兩岸和平紅利與旺旺TDR上市,掀起台股上漲近1千點格局
13、四月份出口減幅與續領失業金人數均呈現趨緩,有利國內經濟走出谷底
14、新末日博士指出仍有第二次金融風暴危機,主因是銀行體系仍脆弱
台股本波段漲幅除了用驚人兩個字外,沒有其它形容詞。當然有不少人因此獲利,但也不少人兩手空空,股市是一個吃人的市場真是最恰當形容,可以因此翻身,卻也可能深陷危機當中。
觀察幾件事,首先分析歐美景氣==> 食、衣、住、行 是人類四大主要的經濟活動,重要的支出在於住與行,房貸事件基本上歐美已進入落底階段,再壞的房貸與跳樓拍賣應該不會再出現,而行的部份在具壟斷型競爭中的第三大車廠宣佈破產後,加上國內車市回溫與中國車用市場的擴大下,其實也有落底的機會,所有的經濟活動都相同,在經歷一番市場重整後,就有機會步出新契機與重生,因此車廠中的飛雅特集團與福特汽車似乎等著接收通用與克萊的市場,相信汽車工業的零阻件公司在這波不景氣中沒被擊倒,就有機會重現生機。加上美國銀行的壓力測試(其實是資本適足率定期檢驗,被媒體大驚小怪的作文章!)顯示,目前銀行體系的資本適足率其實應能度過危機,表示信用卡與公司債違約機率已大幅降低,加上美國的逐步走揚翻多,即便是整理也代表最壞的狀況已經過去了。
看完歐美的景氣後,最重要的就是中國內需的部份,在中國強力內需提升下,國內大部份的產業均受惠急單效應,表現在財報中最明顯的莫過於一直被看衰的鴻海第一季財報與台積電第一季仍能維持盈餘,中國今年保七應該不成問題,台灣在兩岸和平會談的氣氛下,幾乎可以篤定第一季是大部份公司的谷底,逐季走揚已經是事實,當然股市的走勢也破除當初寫的上半年不容易看到六千點的說法,至於國內今年的GDP應該也不至於到法人估的 -7%至-10%囉,看看DRAM廠都還沒倒就知道了,我看經濟部的什麼台灣半導體聯盟應該已經過了時間點,沒什麼效用吧,至於面板廠的景氣,第一季財報的虧損都比分析師預期為佳,預計整年要虧到八百到一千億的機率已經不大了,加上台積電與聯電目前產能都相當吃緊下,大衰退機會已經不容易看到。
兩岸搭橋中與WINDOW7應該會主導下半年股市話題,不消多說就知道洋華可能會擊敗遊戲宅經濟成為今年的股王,觸控商機的確會是下半年的話題股,至於搭橋產業中應該是以LED為主軸,特別是晶粒缺貨現象將在五、六月開始成為話題,看看晶電想買下興櫃的晶粒公司以擴充產能就知道缺貨的問題,加上LED路燈、室內照明、世博看板與背光源的應用面興起,個人首選是新世紀,股價處低檔加上CB定價的題材,有機會有波段漲勢。
股票的買賣其實是順勢而為,最重要是耐心等待,觀察每個月的營收與季報數字成長率,成交量目前幾乎都在1800-2400億之間,雖然融資水位仍低加上融券張數升高下,高點似乎不用預設,但外資在大買近千億權值股後,從布多單到日前轉布空單下,仍應提高警覺下週的走勢,壓回的機率相當高,根據歷史經驗法則,520下跌機率高於上漲,雖然人性的賭性堅強,不過還是保守以對,等到5月28號前後出現大跌後,再行佈局為宜,不然外資也不可能每天投入銀彈強拉權值股,一定會想辦法讓指數回檔後,再拉抬一波。
這波的上漲典型就是資金行情,不然依各公司的今年獲利預估,本益比已到合理階段,至於資金行情會持續多久,就像問氣象局颱風何時會來何時會走一樣,都只能按圖說話與經驗法則判斷,一般而言八月過後實在就不是股票買賣的好時機,隔年的二月底則通常是買股的好時機點。建議投資佈局還是以安全股為主,部份維持題材性個股方能持盈保泰。目前個人持股以中華電信、豐藝電子、台星科等具高配息與股價波動性較低為主,部份則以新世紀、台嘉碩為輔,長線看好持有興櫃的通嘉類比IC,預估通嘉上市後應可望走一波類似屬同集團個股創意的行情。
投資都有風險,真的要安全控管資金比例,雖然這波行情來得又快又急,但成交量衝上2400億真的也不見得是什麼多讓人安心的事,每次成交量衝上2000億以上時,不是所有的分析師都會說這會是未來的成交量常態嗎? 雖然有量就有價,就線型觀察的確是多頭格局的走勢,小心還是比較能駛得萬年船喔 :)
時序來到五月初,天熱開始熱了起來,股市也相當程度的火紅,台股漲勢冠全球。在開始談到台灣經濟股市前,先來回憶上次到本次中間發生那些令大家印象深刻的經濟新聞吧。
1、H1N1流感來襲,恐秋季再臨
2、美國第三大車廠破產,美國失業人數續創新高
3、美銀行壓力測試出爐,仍需進行籌資以健全資本適足率
4、全球型大銀行首季財報均較分析師預測為佳
5、中國首季GDP成長達成6.1%,預計2Q微幅成長保7%
6、歐元區央行持續降息動作
7、台幣由於陸資效應急升至33元附近,金管會開放陸資與台資回流限制
8、晶圓代工報佳音,預測季成長均達80%以上
9、四月底季報公佈,整體上市櫃公司獲利仍呈衰退局面
10、BDI指數連續攀升至2000點以上,似乎扭轉跌勢,原物料報價止穩
11、陸資來台效應,下週台股MSCI權重有望調升,結束連續調降現象
12、兩岸和平紅利與旺旺TDR上市,掀起台股上漲近1千點格局
13、四月份出口減幅與續領失業金人數均呈現趨緩,有利國內經濟走出谷底
14、新末日博士指出仍有第二次金融風暴危機,主因是銀行體系仍脆弱
台股本波段漲幅除了用驚人兩個字外,沒有其它形容詞。當然有不少人因此獲利,但也不少人兩手空空,股市是一個吃人的市場真是最恰當形容,可以因此翻身,卻也可能深陷危機當中。
觀察幾件事,首先分析歐美景氣==> 食、衣、住、行 是人類四大主要的經濟活動,重要的支出在於住與行,房貸事件基本上歐美已進入落底階段,再壞的房貸與跳樓拍賣應該不會再出現,而行的部份在具壟斷型競爭中的第三大車廠宣佈破產後,加上國內車市回溫與中國車用市場的擴大下,其實也有落底的機會,所有的經濟活動都相同,在經歷一番市場重整後,就有機會步出新契機與重生,因此車廠中的飛雅特集團與福特汽車似乎等著接收通用與克萊的市場,相信汽車工業的零阻件公司在這波不景氣中沒被擊倒,就有機會重現生機。加上美國銀行的壓力測試(其實是資本適足率定期檢驗,被媒體大驚小怪的作文章!)顯示,目前銀行體系的資本適足率其實應能度過危機,表示信用卡與公司債違約機率已大幅降低,加上美國的逐步走揚翻多,即便是整理也代表最壞的狀況已經過去了。
看完歐美的景氣後,最重要的就是中國內需的部份,在中國強力內需提升下,國內大部份的產業均受惠急單效應,表現在財報中最明顯的莫過於一直被看衰的鴻海第一季財報與台積電第一季仍能維持盈餘,中國今年保七應該不成問題,台灣在兩岸和平會談的氣氛下,幾乎可以篤定第一季是大部份公司的谷底,逐季走揚已經是事實,當然股市的走勢也破除當初寫的上半年不容易看到六千點的說法,至於國內今年的GDP應該也不至於到法人估的 -7%至-10%囉,看看DRAM廠都還沒倒就知道了,我看經濟部的什麼台灣半導體聯盟應該已經過了時間點,沒什麼效用吧,至於面板廠的景氣,第一季財報的虧損都比分析師預期為佳,預計整年要虧到八百到一千億的機率已經不大了,加上台積電與聯電目前產能都相當吃緊下,大衰退機會已經不容易看到。
兩岸搭橋中與WINDOW7應該會主導下半年股市話題,不消多說就知道洋華可能會擊敗遊戲宅經濟成為今年的股王,觸控商機的確會是下半年的話題股,至於搭橋產業中應該是以LED為主軸,特別是晶粒缺貨現象將在五、六月開始成為話題,看看晶電想買下興櫃的晶粒公司以擴充產能就知道缺貨的問題,加上LED路燈、室內照明、世博看板與背光源的應用面興起,個人首選是新世紀,股價處低檔加上CB定價的題材,有機會有波段漲勢。
股票的買賣其實是順勢而為,最重要是耐心等待,觀察每個月的營收與季報數字成長率,成交量目前幾乎都在1800-2400億之間,雖然融資水位仍低加上融券張數升高下,高點似乎不用預設,但外資在大買近千億權值股後,從布多單到日前轉布空單下,仍應提高警覺下週的走勢,壓回的機率相當高,根據歷史經驗法則,520下跌機率高於上漲,雖然人性的賭性堅強,不過還是保守以對,等到5月28號前後出現大跌後,再行佈局為宜,不然外資也不可能每天投入銀彈強拉權值股,一定會想辦法讓指數回檔後,再拉抬一波。
這波的上漲典型就是資金行情,不然依各公司的今年獲利預估,本益比已到合理階段,至於資金行情會持續多久,就像問氣象局颱風何時會來何時會走一樣,都只能按圖說話與經驗法則判斷,一般而言八月過後實在就不是股票買賣的好時機,隔年的二月底則通常是買股的好時機點。建議投資佈局還是以安全股為主,部份維持題材性個股方能持盈保泰。目前個人持股以中華電信、豐藝電子、台星科等具高配息與股價波動性較低為主,部份則以新世紀、台嘉碩為輔,長線看好持有興櫃的通嘉類比IC,預估通嘉上市後應可望走一波類似屬同集團個股創意的行情。
投資都有風險,真的要安全控管資金比例,雖然這波行情來得又快又急,但成交量衝上2400億真的也不見得是什麼多讓人安心的事,每次成交量衝上2000億以上時,不是所有的分析師都會說這會是未來的成交量常態嗎? 雖然有量就有價,就線型觀察的確是多頭格局的走勢,小心還是比較能駛得萬年船喔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