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大家對於凱小文專欄的肯定,拿到最佳專欄的大獎真是我在古墓尾牙拿到最棒的一個禮物了。(好了大家不要再提那珠寶盒了,謝謝!!)拿獎雖然很開心,但從此之後我就不好意思在寫專欄時厚臉皮隨便敷衍了事,哈哈~(好地我以後會更認真地寫的啦)

首先要先懺悔一下,那婆婆託付的三年甲班文案,似乎就不了了之。不過說實話我真的有認真地想「時間」這個主題,所以今天的網誌就來寫「時間」這個Topic。(雖然有點像是遲交的作業,:P)

時間及其隱喻


時間在文學裡,被反覆提及的,就是時間的流逝以及不可逆。而由於時間的特性,所以時間也連結了許多的隱喻,例如我們會讀到這樣的句子「光陰似箭」,浪漫一點就像,「時間像一條河流」,「生命是一段無法重頭的旅程」之類的。

有的時候當我們偶而想從忙碌的日常生活縫隙裡,試圖思索一下生命,重新整理一下對過去,對人生的一些想法,這些現成一組一組的隱喻也就成了我們常用的參考。

不過,時間畢竟不是真正的河流,生命其實也不完全像旅程,隱喻有時是我們尋找眼前當下難題的一種提示, 但有時其實也是像種方便的麻醉劑。隱喻畢竟是用來映照與指涉,這也是人們運用語言思考的天然限制。

如果放棄這些隱喻,更進一步思考是不是有意義?我想或多或少是有。不過有時候每個人的生活步調或者現實的環境條件(當然也包括個人的),並也不允許我們花費太多的時間去思考時間的意義(有點繞口令)。但或許其實是,想再久也不會有一個更好更完美的答案出現。

我並不認為我們的人生就乾脆都依賴一些方便的法門過生活,(雖然我不太想說'信教'、'看吳淡如的書'這類是方便法門,畢竟有的時候你若真要找些簡單的思考原則來面對你的人生也沒什麼不好,但我總以為這樣一來人就似乎失去了一些自主性。)

時間是什麼或許真的不那麼重要,用什麼隱喻來思索那感覺更是旁枝末節的事,大多數人對於對於時間的隱喻使用,也僅僅只是在於那隱喻所勾起的浪漫感而已。

但有時候,或許你可以試著,拋下那些既有的隱喻,想一想,時間對你來說是什麼。或許沒有什麼好答案,那其實也無所謂,就算是一種動動腦。



時間的感知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對於時間的感知都是處於驚嘆、感嘆、(當然也包括哀嘆)的情境下。

例如一大早,聽到鬧鐘聲,按掉後一看心中一驚,「天阿,已經8點了!」。

或者是與BF交往開始進入乏味期的時候,沒事回想一下何時與此人交往時就會心中驚嘆,「天阿,我已經和這個人交往3年8個月了!」。

當然對於同學來說,年齡增加與青春流逝,自然也讓同學們對於「歲數」這一個時間刻度特別地敏感。無論你面容再怎麼看來歲月無痕,也許對方要和你交往時不小心看到你的身份證,發現你說的六十三年次原來是1963年次,可能會頭也不回的落跑。現在的小朋友可能更狠者,或請你滾回你的皇宮三溫暖去。

不過對同學們來說,我相信大多數是比同輩的看起來年輕許多。也因此,有的時候同學們驚覺時間的流逝、撞見自己的蒼老並不是在照鏡子的時候,而是在同年齡的人身上。

有一天中午我出門時,在紅綠燈口看見一個穿著短褲涼鞋的男子,有點年紀,像是結了婚好幾年對外表已經都不太在意,歷經一些社會現實的冷暖而面上浮現一些滄桑感。我覺得他有點眼熟,仔細一看,才發現那是我的國中同學。我跟他並不熟,只是多年之後還可以認得這號人物而已。可是他的中年台客裝扮讓我突然有一種強烈的感受,一種「啊,原來我同年紀的人有人已經變成這個樣子了」的感覺。

不過我對於時間消逝與自己變老這件事最深刻的感觸,是在兩年前的時候。

有一回我爸在整理過去的影帶,由於祖母過世,爸爸想找一些祖母過去的影像在告別式上播放,在整理的過程當中,就看到許多過去自己和家人拍的模樣。我媽看到影帶跟我爸說,你兒子老了好多。

我看著影帶跟我媽說,會嗎?我覺得以前穿衣服很老氣吧。

我想從我老母眼中看到的我,應該是面容的氣息老去了吧,但是從自己老母口中聽到這種話,感覺還是蠻奇怪的,因為她已經不是跟我爸說,你兒子長大了,而是說,你兒子老了

我看著影片中我穿著老氣的牛仔外套以及過大的眼鏡框,以及我妹瞇著眼燙著一頭歐巴桑的捲捲頭像個老處女秘書的樣子,雖然我跟我妹隨著年紀越大,穿著似乎是朝著與年齡發展相反的方向走,但我突然能夠理解,有時在街上看到那一些吹著半屏山濃妝豔抹穿得太花太俗麗的歐巴桑的心情。

不過這些對於時間的消失、歲月的流逝的驚覺感,或許隨著更多的時間消逝,也會變得更為平淡無奇吧。



所擁有的...以及時間


時間既是手中流不住的沙,那我們所能擁有的是什麼?

你或許要說是回憶,所以那些時光的印記都藏在那裡,在泛黃的相片裡,在過去的日記裡,在心裡的某個角落裡。

我是一個不善於存留過去回憶的人,除了一些照片以外。我自然也會留一些簡單的易保存的放在床底或者是櫃子的某一個角落,例如以前的筆記本或者信件。但我無法鉅細靡遺地去整理,歸納,和收藏,一方面是因為我其實沒有耐心,另一方面是想,就把那些東西當作某個雲淡風清的午後雜事,平靜的心情比較適合慵懶地爬梳歷史。

時間其實也是我們不斷在耗費的資本,用以換取生命之中想要追求的東西。金錢、名聲、或者是真愛之類的。

當然其實往往慾望之物到手了,往往也就喪失了吸引力,當然或者是轉而追求更大的慾望。但人生總也是如此,總也要在峰迴路轉之後,才會發現什麼是珍貴之物,什麼是追求的代價。

在電影時時刻刻(The Hours)裡,有一幕是沒力的梅莉史翠普躺在床上,跟她女兒說,年輕時曾有一天早上醒來,覺得世界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她覺得幸福就要到來。不過後來她才明白,那一刻便是幸福的時刻。

我對這一幕印象深刻,因為幸福的時刻之所以永遠成為一種追尋的標的,是因為我們往往不明白擁有希望與憧憬便是珍貴的幸福。



Ce n'etait qu'un reve(It was only a dream)

Ce n'etait qu'un reve是1980年時,(well,28年前了!)Celine Dion的母親寫的歌,她讓Celine錄成帶子然後寄給經紀人Rene Angelil。Rene要Celine當場清唱,結果他驚為天人並且讓Celine灌了第一張專輯,主打歌

就是Ce n'etait qu'un reve。

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在Celine的93年現場演唱會DVD,雖然那時候聽不懂法文歌詞,但僅聽旋律便極為喜歡這首歌。Celine在2000年的演唱會也是以這首歌作為結尾。

歌詞其實非常的簡單,訴說著他走進了美如仙境的花園,但發現僅是一場夢,但夢境是如此美,因此是那麼的真實。

時間不可觸,生命或許就像一場夢境,然而時間本身是真或假,無法回溯都不那麼要緊,畢竟感受都是真的。

有一次我在Youtube看到了這一個版本,是Celine Dion & Marie-Chantal Toupin現場合唱的版本。Marie-Chantal Toupin唱到一半因感動唱不下去,然後Celine以溫柔的歌聲,握著Marie-Chantal的手唱完。這一段表演或許歌唱得不是很好,但讓我感覺很真實,兩人間的互動也非常的Touching。

獻給大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mblotus 的頭像
    tomblotus

    (備份站)古墓白蓮 T&L

    tomblot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